,皇冠博彩网址(www.hg9988.vip)是皇冠体育官方博彩平台,开放皇冠信博彩网代理申请、博彩网会员开户的线上博彩的官方平台。
每经记者:吴林静 每经编辑:刘艳美
图片来源:天府郫都
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,建设近零碳排放园区,是推动园区绿色低碳、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。2月20日,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开幕,致公党成都市委员会带来一份集体提案《关于加快推动成都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的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建议》),分析了成都试点建设近零碳园区的现状和困难,也提出抢占先机的突破口。
首批试点四个园区
随着低碳转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,零碳园区、低碳社区、近零碳产业园掀起了建设热潮,在地方层面,多地“抢滩”布局发布相关政策。根据致公党成都市委员会梳理,自2020年9月国家“双碳”目标提出以来,截至2022年8月,已有湖北、浙江、上海、天津、四川、山西、重庆7省市,以及深圳、成都两座城市,发布近零碳排放区建设实施方案。
“成都在加快推进近零碳排放区建设方面,走在全国城市前列。”成都市政协委员、中国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吕海波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提到,“成都现在正在做试点建设,为今后的发展积累经验。”
2022年,四川省和成都市陆续出台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相关文件,两份文件都以2025年为限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。四川省的要求是建成20个左右近零碳排放园区;成都市则进一步要求系统提升园区、工业企业、社区等领域,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“近零碳”建设路径,建成近零碳园区、工业企业等共不少于30个。
吕海波提到,去年7月,长安静脉产业园-成都环境集团环保园、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、中法成都生态园-神龙汽车及配套园、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等4个园区纳入成都近零碳排放园区首批试点,“标志着全市近零碳排放园区创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”。
评价指标难指导操作
致公党成都市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,成都目前在建设近零碳园区方面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。
首先是指导标准体系尚不完善。目前,中央、省、市都缺乏近零碳园区建设政策指导和统一标准,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近零碳排放区概念和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。在致公党成都市委员会看来,成都虽然出台了《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(试行)》,其中也明确了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的24项评价指标,但对于试点园区来说,操作层面仍缺乏详尽指导。
其次是试点建设路径不够明晰。成都是典型的能源“受端”城市,在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上的优势并不凸显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当前成都能源市场与碳市场下的现有盈利渠道,难以满足近零碳园区经营可持续性需求。
评论列表 (0条)